资讯

该研究表明,偶联了 DNA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MF-6 的 CDH-17 靶向的 ADC 药物——7MW4911,在小鼠模型中展现了多重耐药的胃肠道肿瘤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展现了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安全性。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为我们描绘了化疗对正常血细胞造成的长期、深刻且复杂的伤害。它告诉我们,化疗的代价,远不止于那些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的短期副作用。在基因组的层面上,它留下的伤痕可能会伴随患者的一生。
在健康与疾病的博弈中,炎症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急性炎症是身体抵御外敌的英勇战士,其能高效清除病原体并保护机体免受感染侵害;然而当炎症从急性转变为慢性时,其便成了健康隐患的温床,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据WHO数据显示,如今慢性炎症相关疾病已成为 ...
为了研究AST在病毒休眠中的作用,Romerio及其团队首先使用了人类CD4 + T细胞系,这是HIV靶向的免疫细胞,用于插入其基因组并复制自身。他们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了这些感染HIV的T细胞,即通过插入一个能够产生大量AST的遗传元件来增强AST的产生。
研究者指出,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受到了来自北非和东肥沃新月地带的双重影响,这一结果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结果相呼应,进一步证实了古埃及文明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此外,通过对这位古埃及人的基因组与其它古代和现代人群的比较分析,研究者们还发现,古埃及人的基因组在后来的埃及历史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与后来的外来统治和人口迁移有关。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健康生活变得愈发重要,而睡眠和身体活动无疑是其中的两大基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30%的人饱受睡眠问题困扰。同时,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但现实是,全球仅有约20%的人能达到这一 ...
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揭示了肠道释放的一种激素如何作用于大脑并帮助调节身体的能量消耗。这种称为FGF19的激素激活了刺激使用更多的能量、燃烧脂肪以及有利于肥胖动物的体重控制和血糖水平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杂志上。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皮层发育分子信号通路实验室小组负责人Annette Hammes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离子通道PIEZO2不仅传递触觉刺激,还对冠状动脉 血管 ...
前列环素存在于肿瘤及其周围,通过与它的受体——PTGIR,会相互作用促进T细胞衰竭。PTGIR的数量和可用性由另一种名为NRF2的蛋白质调节。NRF2含量越高,PTGIR含量也越高,这导致T细胞普遍衰竭。
2025年,全球mRNA疫苗累计接种已超百亿剂次,其高效性与安全性彻底改写了传染病防控的格局。从新冠疫苗到癌症治疗,mRNA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医学领域。然而,回溯至2005年,科学家Karikó团队首次发现,将mRNA中的尿苷(U)替换为假尿苷(Ψ),可显著降低免疫原性,这一发现成为mRNA疗法的“阿基米德支点”。但为何Ψ-RNA能逃避免疫系统的安检?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感官障碍,先天性耳聋影响了全世界大约 2600 万人,其中高达 60% 的病例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9型(DFNB9),是由编码耳畸蛋白(Otoferlin)的 OTOF 基因突变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占遗传性耳聋的 2%-8%。耳畸蛋白能使内耳毛细胞响应声音刺激而释放神经递质,激活听觉神经元,当其功能受损时,声音信号将无法被传达到大脑,从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邹和建教授:"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以来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伏欣奇拜单抗的获批,标志着我们在对抗这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征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精准靶向痛风炎症瀑布反应的‘核心引擎'IL-1β,从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入手,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痛风患者的病情。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在缓解痛风症状、降低长期复发风险方面的显著效果。作为风湿免疫科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