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顺利竣工。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持续突破,市场份额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据介绍,“志高号”可以一次性吊起3600吨的风电设备,精度误差不超过10厘米;“志远号”则可以稳稳矗立在70米水深的海域作业。两艘船互相配合,是全球最新一代的风电安装船。 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不断创新突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 ...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古一平)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3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这再次表明,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央视网消息: 虽然节已经过完了,但是热门旅游目的地热度仍然不减。很多人还特意选择近期错峰出游,既能避开游客高峰,住宿等价格也比前段时间低廉、选择更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灌春播季节。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春灌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去年冬天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五成,部分地区农田出现轻度缺墒。眼下,各地正科学调配水源,推进精准灌溉。 在河南安阳内黄县,当地利用辖区东、西两线完备的灌溉水系,快速引入黄河水、卫河水,为沿线12个乡镇的40多万亩麦田提供灌溉水源。目前,春灌引水总量达到1000万立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涂圣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始终是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去年,我们粮食产量突破了1.4万亿斤。只有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们才能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从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早春时节,春花烂漫。人们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尽享春日美好时光,助力“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鲜花盛开,春景如画。眼下,各地陆续迎来赏花期。在北京,国家植物园内的蜡梅与古香古色的红墙绿瓦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在湖北武汉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为期40天的春运结束,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今天(2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多项数据创新高。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超5.13亿人次,民航旅客发送量9020万人次,水路旅客发送量3121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自驾行”仍是春运绝对主力。春运40 ...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耕地保护倾注大量心血,指出“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嘱咐“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强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 ...
强农固本就要巩固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三农”工作是“压舱石”。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总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展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三农”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攻坚克难 ...
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离京,专程前往河北省安新县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八年过去了。这一被习近平视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在习近平的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雄安新区从无到有 ...
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23日电 (记者王卓伦 冯国芮)据以色列媒体23日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发出警告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随时准备重返激烈战斗,作战计划已准备就绪”。
当地时间2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指出2月24日标志着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他再次重申实现公正、可持续、全面和平的迫切性。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后,俄乌冲突不仅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动摇了联合国的基本原则与核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