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连日来,全球多地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各国民众与当地华侨华人等共度新春佳节,在参与体验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祥和欢乐气氛,促进彼此交流互鉴,共同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和期待。
本报日喀则2月1日电 (记者徐驭尧)记者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截至目前,定日县已搭建板房7733套、帐篷9941顶,安置受灾群众47787人,定日县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全部完成。
本报内罗毕2月1日电 (记者黄炜鑫)肯尼亚总统鲁托日前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值此蛇年新春之际,谨代表肯尼亚政府和人民向习近平主席,并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祝愿中国繁荣昌盛,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福祉。
本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将围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支持国家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和高能级孵化器。
春节期间,中秘两国员工坚守岗位,时不时用中文与西班牙语互致“春节快乐”。对于90后工程师吴少伟来说,今年是他第一次在海外过春节。5个月前,他和几名同事远渡重洋,来到钱凯港这座南美首个智慧港口。他和同事们的职责就是协助秘方同事尽快适应智能化港口操作系统 ...
迎宾门前瑶族同胞迎宾客入寨门。 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10月4日第六版报道《贵州黔南荔波县瑶山村——青山相依 瑶歌相伴》中提到,寨门是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近日有读者询问:“三道寨门”是什么?有怎样的历史起源?在瑶族文化中是怎样的象征?
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持续带热粤港澳大湾区春节“跨境游”。据边检部门统计,1月28日(除夕)至1月31日(正月初三)期间,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超45.4万人次,车流超6.9万辆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同期分别增加22%和32%;其中,1月31日出入境客流达15.6万人次,刷新大桥开通以来单日新高。其中,港澳游客占口岸总客流超六成。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众多承载着春节印记的文物,仿佛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习俗,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传递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美好生活、和睦和谐的向往。
本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我国建成报汛站点15.4万处,地下水监测站3.5万处,取水计量监测设施153万处,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水利一号”成功发射,31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实时接收,水利智能感知能力全面提升。
“我们将漳河大鼓与板凳课堂结合起来,在板凳课堂上用漳河大鼓将国家政策、法律知识、乡风文明等事情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作新曲目。”黎红燕说,正值春节,返乡人多,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大年初三,远处鞭炮声声,屋内花灯生产有条不紊。在山西省高平市建宁乡郭庄村的集体花灯车间里,村民已经复工赶制元宵花灯。“一对花灯能卖几百元,元宵节前卖个上千对不成问题!”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广说。
“乡村大脑”是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和湾底村于2021年共同打造的能源大数据智慧系统,村里36户独居老人都升级了非接入式电表,用电数据接入“乡村大脑”。通过24小时监测、分析老人家里的用电情况,“乡村大脑”会及时将异常信息推送给家人和村委会。对于春节期间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乡村大脑”的守护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