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李卫军回忆称,年近九旬时王守觉曾因重病入院,当在医院醒来、发现自己浑身插满管子时,他坚决要拔管回家。所有人万般无奈,只好接他回家安排“后事”。回家后,王守觉自己配药,调养几个月后,病情竟然逐渐好转起来。
国科大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周琪院士致辞。国科大 供图 国科大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国科大 供图 ...
研究团队精确限定了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距今约1.8亿年前的全球快速升温事件)在三工河组中的地层位置,研究表明当时准噶尔盆地气候干旱且高温,可能与超级火山喷发引发的全球气温升高相关。这次事件正好与160万年超长偏心率周期相对应。
甜度高低是决定桃子口感与风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韩月彭说,桃的甜味主要来自蔗糖,只是最表面的原因。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此前科学家们并不完全清楚桃果实是怎么把蔗糖积累起来的。经过对桃基因组分析,韩月彭所在的科研团队在控制桃果实糖含量的关键基因区域,发现名为PpbZIP18的特殊蛋白质在积累蔗糖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记者7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公布了一项考古新发现:云南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距今约30万年的木器,并确认是人类制作和使用的工具。这是目前东亚地区发现最早的木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历史节点回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部署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指出要“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从太空俯瞰,卫星捕捉到科学高地正在加 ...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江川县,坐落于抚仙湖南岸约5公里处。遗址发现于1984年,1989年被首次发掘,2014年至2015年和2018年至2019年遗址被再次发掘,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木质材料、植物种子。此次发表的材料全部来自新近两次考古发掘。
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干细胞培育出具有完整血管网络的肺类器官。这些“迷你”肺与人类肺部的发育过程高度相似。这项发表于《细胞》杂志的最新成果,不仅揭开了人类早期发育的奥秘,也为构建肠道和结肠等其他血管化器官模型奠定了基础,更为疾病研究、药物测试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召开专题党课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扎实作风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题作党课报告,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主持报告会。
6月24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应邀赴巴西出席2025金砖国家科学院论坛并访问巴西相关科研机构。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坐落于抚仙湖南约5公里的一处小溪西侧的坡地上,海拔高度1836米。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1989年做过首次考古发掘;2014年至2015年和2018年至2019年两个野外考古季,考古人员对其进行再次发掘,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木质材料、植物种子和用火遗迹。本次论文发表的材料全部来自两次新近的考古发掘。
目前,人们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其中靶向化疗、抗体治疗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且对人体伤害较小。但这些疗法很难对付肿瘤干细胞,如果这些“种子”尚在,它很可能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