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為持續精進深度節能理念,由經濟部近日舉辦「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便邀集產業公協會、非政府組織(NGO)、專家學者、政府機構等利害關係人參與,針對製造部門減碳挑戰進行深入討論;同時宣示啟動「產業長期社會溝通機制」,期盼透過政策議題社會 ...
臺灣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島」願景,國科會與經濟部合作打造的「臺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臺」4日於沙崙舉辦成果發表會,聚焦展示超過40項AI創新技術與應用,具體呈現AI技術如何融入市民生活及帶動產業轉型。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 ...
Google並宣布已與一家核融合公司簽署購電協議,將購入其未來首座發電廠的電力;與此同時,公司最新環境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其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量已翻倍。 據了解,Google已與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 ...
2025 年是量子力學誕生 100 週年,也是量子科技進入重要里程碑的一年。聯合國大會宣告將 2025 年定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IYQ)」,由 UNESCO 主導並獲得超過 70 國共同背書,聯合國會員國、科研機構、學界與產業組織共襄盛舉,向全球推廣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理念。
近日,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領導的國際團隊發表創新成果,首次成功將量子機器學習(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QML)技術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重點聚焦在氮化鎵(GaN)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中「歐姆接觸電阻(Ohmic contact resistance)」的建模與優化,成為量子算法於製造實務領域中的里程碑案例。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的研究團隊近日於《Science》期刊及 EurekAlert 發表重大進展,開發出一種不含氟的環保型「電子塑膠」,專為可穿戴裝置與感測器所用,兼具柔性、導電性與環境友善特性。 現行主流的鐵電高分子塑膠如 PVDF(聚偏二氟乙烯)雖具備良好電性能,但含有氟元素,屬於環境長期殘留的「永不降解化學品」,對生態與健康造成潛在威脅。此次團隊成 ...
台灣電力公司旗下的放射試驗室,自1975年創立以來,一直是台灣核能電廠輻射安全監測的核心單位,負責核電人員劑量監控、環境偵測、儀器校驗與化學分析等任務,亦為台灣放射防護技術與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這座有「核安守護者」之稱的實驗室,如今首度跨足核子醫學領 ...
隨著脈衝雷射沉積(PLD)設備的大尺寸擴展,這項懸浮式 HZO 膜技術未來有望導入至8吋乃至12吋晶圓製程,進一步與現行半導體量產流程接軌。這不僅使台灣在晶片材料與製造技術上取得自主突破,也有望成為全球3D ...
在电晶体实作与系统验证方面,中兴大学林彦甫教授团队则从材料导入一路推进至实际元件,实作出通道长度仅13奈米的电晶体,并完成包括反相器、逻辑闸及1-bit加法器等基本逻辑元件的开发。他指出,这些成果证明悬浮式HZO膜不只是新材料,而是一个可以扩充、模组 ...
2025 年是量子力学诞生 100 周年,也是量子科技进入重要里程碑的一年。联合国大会宣告将 2025 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YQ)」,由 UNESCO 主导并获得超过 70 国共同背书,联合国会员国、科研机构、学界与产业组织共襄盛举,向全球推广量子科学与技术的理念。
近日,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领导的国际团队发表创新成果,首次成功将量子机器学习(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QML)技术应用於半导体制造过程,重点聚焦在氮化??(GaN)高电子迁移率电晶体(HEMT)中「欧姆接触电阻(Ohmic contact resistance)」的建模与优化,成为量子算法於制造实务领域中的里程碑案例。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的研究团队近日於《Science》期刊及 EurekAlert 发表重大进展,开发出一种不含氟的环保型「电子塑胶」,专为可穿戴装置与感测器所用,兼具柔性、导电性与环境友善特性。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